日本下一个目标是要进攻中国威海。这个时候,李鸿章命令丁汝昌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威海卫。当时清廷上下许多人都认为丁汝昌贪生怕死,但是事实上却是李鸿章的主意。因为当时李鸿章觉得中日双方军队实力悬殊太大,不宜与日军对抗。因此当日军攻打旅顺,丁汝昌请求与日本舰队决一死战时,李鸿章坚决反对,并告诉丁汝昌只要在威海卫那里守住几只船即可,其他的事情都不必关心!不久之后,日本改变战略方针,在报纸上登出“议和”的筹码以试探清政府的态度。其中日本要求中国赔偿军费4亿两,并且只要是日军所占之区皆要割让给日本。清政府此时依然对日本抱有幻想,因此不顾日本苛刻的条件,任命邵友濂、张荫桓为全权大臣,到日本谈判,但是这两人还未到达日本,日军就对中国发动了更大的攻势。中国的“议和”行为让日本政府看出清政府的无心恋战、急于求和的真实意图,因此他们认为战争越扩大对日本越有利。
黄海海战后,日本政府命令第一军尽快打过鸭绿江,入侵辽宁,威胁沈阳,从而牵制清军,这样就可以有利于日本第一师团和第十二混成旅组成的第二军在辽东半岛登陆与清军作战;而在中国清军方面,为了避免日军向本土进攻,清军已经改由海军防守陆军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针对当时的形势,李鸿章提出了所谓的“单纯防御作战”计划,但是清军根本不知道日军将在哪里登陆,因此没有在辽东半岛加强防御力量,相反却将守卫的军队不断地调往他处,这样就更加方便日军的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