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用钱捐来的官职,不可能很大。对“望子成龙”的张英来说,绝不会满足张廷玉只做一个知县一类的官。他要张廷玉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地登上青云之路。
“可是,”吴氏低低地道,“玉儿已经没有心思看书了,这该如何是好?”
张英重重地道:“玉儿不会永远消沉的!”
似乎还真的让张英说对了。从这年冬天开始,张廷玉的精神有了明显的好转,吃饭和睡觉比较正常了,书也能够看得下去了。吴氏见了,悬起多高的心便慢慢地往下落。
张廷玉之所以振作了不少精神,内在因素固然重要,但有一个外在因素,也应该是他能够振作起来的很重要的动力。
什么外在因素?这年的11月份,张英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南书房行走”。
清朝自顺治十五年(1658)仿照明王朝,实行内阁制度。在此之前,清朝的最高权力机构叫做“议政王大臣会议”。担当议政王大臣的,都是满人。权力集中在这一撮王公贵族手中,显然不利于专制统治的需要。这样,内阁制度就应运而生了。“内阁”成了满清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力机构。担任内阁大臣的,除满人外,还有不少汉人。这反映了满清统治由竭力维护满族祖制势力的形式向倾向于援用汉族历来政治统治形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