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近代化的交通工具与通信手段也给南北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对东南各省而言,轮船和电报带来的显然是更多的商业利益。英国领事在光绪元年的贸易报告中曾抱怨说,上海生丝的开盘价“比伦敦的市价高5%到10%,而且全年都是如此,只是到12月中旬左右,才能按合适的价钱买到这项商品,甚至到那时市价还是比伦敦的价格高3%,这个情形可归咎于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利用了新的电报系统向英国市场提供生丝出售,愿以较少佣金成交,因此竞争非常激烈”[82]。在光绪二年的贸易报告中又表示:“中国的商人(由于电报的帮助,在他们进行大批销售之前就得到了欧洲蚕丝歉收的消息)也必然由于如此大的收成而获得极佳的成绩。”光绪四年更明白表示,“丝市上投机过分,运丝到欧洲要七八周的时间,但电报在24小时之内就能到达,这就增加了风险”,而“卖方似乎都是因为与欧洲通信的加速而获利最多的人”。或许正是由于感受到了快捷的通信和交通带来的好处,“诸如杭州、湖州和苏州等丝茶大市场上经营的商人们”在英国驻上海领事看来,“都极其希望得到”“铁路和电报”等工具。本书第二章曾述清政府最初兴办电报是从军事国防的角度进行考虑,故首先铺设的是津沪线。不过,“从镇江经南京到汉口”的长江线很快也得到铺设,“几年后又展设至成都”。[83]在此之前,苏浙闽粤沿海陆线也被铺设完毕。很难说这些电报线路的迅速铺设完全是由于商业利益的推动,但电报局的丰厚盈利使其成为“洋务派经营最好的企业”却是不争的事实。[84]
相关影视:伏妖白鱼镇3完整版下载